漯河名城网 —— 漯河权威新闻网站,漯河日报社官方网站-pg女王夺宝

当前位置: 漯河名城网 > 县区 >

临颍:三国文化起源地 汉魏交替见证处

小号 默认 大号
2024-08-05 来源:

地处临颍县的繁城镇,有一座受禅台,这是一个历史的标记,至今遗迹尚在。汉献帝在此将帝位禅让给曹丕,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三国时代。

图片

受禅台位于繁城镇南的一片田野中,土台高10多米,底部为不规则的多边形,周长有250多米。虽然现在台上杂草丛生,一副衰落凄凉的景象,但是在这堆普通的土台上,曾上演了历史上汉朝与魏国政权交接的隆重仪式,成为全国现存的唯一朝代更替的禅让遗址。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军阀割据,早已不把汉天子放在眼里。曹操南征北战,统一了北方,功高权重,被封为魏王。他将东汉末代皇帝刘协接到魏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了政治上的优势。

曹操死后,其子曹丕继位。曹丕自幼熟读五经四书、诸子百家,精通儒家伦理道德,于是接连颂布让禅令一、让禅令二、让禅令三,并连写三篇让禅表,说什么听到皇帝要让位于他时,吓得“五内惊震”,“肝胆战悸”,虚伪可笑之极。曹丕是汉末著名的诗人,曾写有“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从中透露他温文尔雅、心地善良的儒生气。谁能想到, 他因嫉恨弟弟曹彰健壮骁勇,设计将其活活害死。因忌妒弟弟曹植的才华,怕抢其帝位,逼他七步成诗,否则杀头。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成为千古名句,也成了后人描写骨肉相残的代名词。从中可看出曹丕的残酷无情,这种残酷丑恶的内心世界,却被温雅善良的一面掩盖着。

曹丕不想对傀儡刘协一剑杀之,在历史上落个“篡贼”的骂名,成为千古罪人。公元220年农历八月,一些大臣说自魏王即位以来,麒麟降生,凤凰来仪,黄龙呈现,甘露下降,嘉禾蔚生,这些都是天帝示瑞,系魏当代汉之天象,为曹丕登基造舆论。曹丕认为繁阳亭(今临颍繁城)地名吉利,又滨临颍河,水旱码头,交通便利,实乃风水宝地。当时,司马懿十几万军队在此驻扎,既是武装人员,又是取土筑台劳力。曹丕一声令下,没有多久,青砖砌就3层81级台阶,高20多米、长宽各80米的受禅台矗立起来,雄伟壮观,台上建的红柱绿瓦,斗拱飞檐,曹丕的行宫,富丽堂皇。

汉献帝自知末日己到,召三公九卿,告祠祖庙后,向曹丕下禅位诏:“尧禅位于舜,舜让位于禹,吾早有此心,天下该归有德有才之人,你就皇位实乃众望所归”。曹丕经再三推辞,才表示接受。

公元220年农历十月二十九日,曹丕答应了汉献帝再三禅让要求,按原计划,在繁阳城受禅台上,举行盛大仪式,接受了象征皇位的玺绶。当年曹丕接受禅让时,公卿、列侯、诸将、匈奴单于和四夷朝者数万人,文臣武将400余名,御林军30多万,旌旗猎猎。寅时一到,金鼓齐鸣,群臣跪拜,三呼万岁。事毕,曹丕传旨改延康元年为黄初元年,国号大魏,称魏文帝,大赦天下,封其父为魏武帝。公元221年2月颁诏撤繁阳亭为繁昌县,改繁阳为繁昌,示其皇业繁荣昌盛并立碑纪念。由此,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三国鼎立局面最终形成了……

图片

繁城受禅台北面有两通古碑,被后人称为“三绝碑”。它们是受禅过程的文字记载,从碑文上可以看出当时受禅的宏大场面和情景。这两通石碑,一通叫《公卿将军上尊号奏》碑,一通叫《受禅表》碑。因碑上文章、书法和镌刻,皆出自名家之手,后人称其为三绝碑。

石碑通体呈青灰色,碑高3.22米,宽1.09米,《公卿将军上尊号奏》碑厚0.32米,《受禅表》碑厚0.28米,均为鲕状石灰石雕凿而成。圭形碑额上方有一直径19厘米的穿孔,无螭首或其它华饰。碑座为棱柱体,为典型的汉碑,碑额为阳文篆字,碑文为阴文汉隶八分书。经1800年的风剥雨蚀,石碑已经风化,有些字迹已模糊不清了。

《公卿将军上尊号奏》碑又称劝进表碑,碑额上有篆书阳镌的“公卿将军上尊号奏”八个大字。是以华歆、贾诩、王郎为首的46位在朝中权位显赫的公卿将军联名给曹丕上的奏章,其中心意思就是劝说曹丕代汉称帝。阳面22行,阴面10行,每行49字,每字亦4×4平方厘米,字迹有些不清,碑文曰:“汉帝因奉天命以固禅,臣等因天命以固请,陛下违天命以固辞。”说明汉献帝让位是天命所归,曹丕若不受禅是“所枉者大,所植者小,所详者轻,所略者重。”禅让大事拖延下来,“罪在臣等”。应“营坛场,具礼仪,择吉日”,举行禅让大典,奏章上刻着46位公卿将军劝进者的职名,及其联名奏请曹丕代汉称帝的劝辞,文中引经据典,列举六种理由劝说曹丕代汉称帝,论点明确,论据有力,令人心服口服,充分体现了曹丕代汉称帝是人心所向,天命所归这一主旨。中郎将李伏,太史丞许芝及华歆、贾诩、王朗等公卿将军们,一个个峨冠博带,宽袍大袖,挥汗张罗的身影,一张张急切、兴奋、渴望的面孔如在读者面前。

图片

《受禅表》碑碑额上书写“受禅表”三个篆字,阳面22行,每行49字,每字4×4平方厘米,字迹清晰,文意明白。碑文曰:“维黄初元年冬十月辛未,皇帝受禅于汉氏。上稽仪极,下考古训,书契所录,帝王遗事,义莫显于禅德,美莫盛于受终。……帝齐光日月,材兼三级,有尧舜之姿,伯禹之劳,殷汤之略,周武之明……洪恩洽于区夏,仁声播于八荒……汉氏观历数之去已,知神器之有归。”说明禅让是自古就有的美德,颂扬曹丕德高才广,叹汉气数已尽,在公卿将军们不断请求下,回思千虑,再三谦让,才在繁阳筑灵坛,举行大典,接受汉献帝玉玺和诏册。祝魏政权“永保天禄”,“传之罔极”。

“三绝碑”记载了中国封建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以来第一次不流血的国家政权更替,它是汉魏王朝更迭的直接文字见证,更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瑰宝。


来源:临颍融媒



pg女王夺宝的版权声明:未经漯河日报书面正式授权,谢绝任何媒体、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漯河名城网原创稿件,违者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关注pg女王夺宝

    漯河发布客户端

    漯河名城网

    漯河日报抖音号

    漯河日报教育新闻部微信

    漯河日报快手号

    漯河日报人民号

    漯河日报社健康事业部微信

    漯河日报社微公益

    漯河日报社小记者微信

    漯河日报视频号

    漯河日报头条号

    漯河日报微博

    漯河日报微信

    漯河手机报微信

    漯河微地产

    漯河小城生活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 2002-2018 漯河名城网(www.lhrb.com.cn)漯河日报社pg女王夺宝的版权所有 未经漯河名城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