郾城区:“组财村管”破解基层监督难题

“‘组财村管’机制推行以来,在镇纪委的督促帮助下,村里成功追回一村民小组近9年未收回的土地租赁款。目前,我们正在完善土地租赁合同。合同完善后,村民小组集体经济收入还将增加。”近日,谈起“组财村管”后的变化,郾城区孟庙镇沈赵村党支部书记陈念涛高兴地说。
2024年8月至今,郾城区纪委监委把完善基层监督体系同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相结合,指导孟庙镇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全面推行“组财村管”工作机制,打通村级财务监督“最后一公里”,有效破解制约基层监督的实践难题,激发基层监督新动能。
完善“组财村管”组织管理体系。在该区纪委监委的主导下,孟庙镇党委组织成立“组财村管”工作领导小组,构建起镇纪委牵头,镇农业农村办、财政所、司法所及各行政村(社区)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在人员保障方面,下设统筹督办组、会计核算组、核查整改组、线索查办组,每组配备工作人员2名至3名;村级配备报账员,成立民主理财小组、监督小组,构建镇、村、组层层负责的运行体系。为增强党员干部财务管理意识、法治意识、责任意识,该镇出台了《孟庙镇村级“三资”管理制度(试行)》,对村、组“三资”管理提出明确要求。同时,组织镇机关全体班子成员、村“两委”干部等270余人学习《河南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实施办法》《郾城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等,为实行“组财村管”奠定坚实制度和理论基础。
理账单、交清单,盘清集体资产。孟庙镇纪委监委督促各村(社区)理财小组对各组历史账目、流水账目等进行全面梳理,并及时向群众公布,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同时,将理财小组理出的现存资金全部移交村集体账户保管,及时登记造册,填写现金存款移交清单。此外,还全面盘点各村民小组对外租赁的荒坑荒片等土地资源,将租赁合同交至村委会统一监管,对不规范的合同立即规范,守好集体“钱袋子”。
把牢关口,加压上劲强化监督。该区纪委监委督促孟庙镇纪委切实履行监督职责。各行政村定期公开“组财村管”情况,孟庙镇纪委不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并进行通报,确保“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同时,围绕村民小组资金入账登记是否齐全、资金使用是否规范、是否按规定落实“组财村管”机制等方面开展精准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组财村管”推进以来,孟庙镇纪委通过询问、走访、检查账目等方式开展督导检查,规范村民小组资金101.9万余元。
组级财务资金管理成效显著。推行“组财村管”机制,将监督触角向基层村民小组延伸,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村小组财务管理混乱、账目不清、使用不透明、缺乏监管等问题,通过有效监督和规范管理,促使组级资金支出途径都放在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集体经济等惠民生的大事上,有效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推行‘组财明管、组账村管、组务镇督’工作机制,实现了村民小组财务管理公开透明、运行有序、监督有力,推动了基层监督‘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有效激活监督‘神经末梢’,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注入新活力。”该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通讯员:闫欢欢 于京伟
校对 刘亚杰
统筹 周鹤琦
审读 李玉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