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名城网 —— 漯河权威新闻网站,漯河日报社官方网站-pg女王夺宝

当前位置: 漯河名城网 > 政务

新春走基层 | “云”上花开

小号 默认 大号
2025-01-16 来源:

3——0【新春走基层】“云”上花开花更艳(2605777)-20250116084309.jpg

“感谢大家的点赞支持,我们这里有上百个花卉品种,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购买……”1月14日,在临颍县瓦店镇刘庄村花卉培养展示基地,直播达人贾巧芳在直播中说。直播间外的大厅摆放着上千盆鲜花,花团锦簇、花香扑鼻。工作人员忙着管护、打包和装车,一派繁忙景象。

“如今,在年货里添上几束寓意吉祥的鲜花,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习惯。”刘庄村党支部书记尚纪安介绍,春节前到元宵节这段时间,是他们最忙的时候。

2018年,刘庄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调整产业结构,将花卉种植作为特色产业大力发展。通过这些年的发展,花卉种植从起初的几十亩发展到如今的30多座温室大棚,种植面积200多亩。产品除了销往郑州、许昌、平顶山等周边城市,还远销北京、武汉、西安等地。

近两年,刘庄村的花卉遇到了品质高销路窄的难题。如何破解难题?2024年,村“两委”干部先后赴淮阳等地考察,确定了以电商带动花卉销售的路子。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刘庄村通过“上级支持 驻村资源 村级自筹”的模式,统筹资金,在村委会广场打造了800平方米的花卉培养展示基地。

在尚纪安看来,台子搭起来了,还要有主播。他从内部挖掘和外部引入两点入手,邀请了网红主播在春暖花开之时走进大棚直播,不仅为村里带来了人气,还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网红主播只能销售,却不能解答消费者花卉管理等售后问题。这就需要寻找爱农业、能固定下来做花卉产业的主播,在线上与消费者互动。

村民贾巧芳和杨俊平是尚纪安从本村挖掘的直播带货新人。虽然她俩的粉丝不多,但她俩愿意投身花卉产业,每天花大量时间在基地认识各种各样的花,向花农请教种植和管理经验。

“这个行业要先解答顾客的问题再卖货。既然要推销花,就得给养花人提供指导服务。花的品种那么多,南方跟北方的花不一样,怎么介绍?这就需要大量时间学习。”杨俊平说。

贾巧芳也是这么认为的。“原先我担心这行吃的是青春饭,现在我觉得,花卉主播说不定是年纪越大越吃香,因为说话技巧、把握客户心理能力的提升,都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和实践。”

“在这里,我们既学到了花卉种植知识,又帮助基地打开了线上销路。这样的工作很有意义。”贾巧芳、杨俊平说,在家门口就业,她们挣钱和照顾家人两不误。

“建基地、拓销路,只是第一步。我们还严把质量关,做到了‘五当’——当天花、当天采、当天进行采后处理、当天卖、当天发走。”尚纪安说,他们不但要把货卖出去,而且要为客户提供良好的鲜花交付体验。

在把控交付体验的过程中,尚纪安总结了一个经验。“对销售量把控很重要,我们不能因为直播间一下来了很多人而超卖,所有的操作都要建立在能对用户稳定交付的前提下。”尚纪安说,“如果我只有500盆花,却卖出去1000盆,就需要到其他地方找500盆品质没有保证的发给消费者,那就是砸自己的招牌。这样的事我们不会做。”

“刘庄村建设花卉培养展示基地不仅是瞄准花卉产业全链条培育,聚焦延链补链强链的一次有益探索,还是实现花卉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的质变。”瓦店镇党委书记魏新建表示,下一步,该镇将加大扶持力度,全力促进花卉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不断在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创新突破,助力乡村振兴锦上添“花”。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震

校对 刘亚杰

统筹 周鹤琦

审读 李玉冰

pg女王夺宝的版权声明:未经漯河日报书面正式授权,谢绝任何媒体、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漯河名城网原创稿件,违者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关注pg女王夺宝

    漯河发布客户端

    漯河名城网

    漯河日报抖音号

    漯河日报教育新闻部微信

    漯河日报快手号

    漯河日报人民号

    漯河日报社健康事业部微信

    漯河日报社微公益

    漯河日报社小记者微信

    漯河日报视频号

    漯河日报头条号

    漯河日报微博

    漯河日报微信

    漯河手机报微信

    漯河微地产

    漯河小城生活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 2002-2018 漯河名城网(www.lhrb.com.cn)漯河日报社pg女王夺宝的版权所有 未经漯河名城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