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礼让斑马线” 公交司机有话说


本报《〈市民建言〉之平安漯河大家谈》专栏上期刊发了关于“礼让斑马线”的市民留言,大家各抒己见,留下了不少意见和建议。作为城市文明的流动窗口,公交车是市民日常出行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公交车带头“礼让斑马线”,也给足了市民安全感。不过,公交车司机对“礼让斑马线”有着不一样的意见和建议。本期,一起来听听公交车司机怎么说。

双向奔赴真暖心
“斑马线前30米先减速观察,遇到行人停车礼让,让行人先过。遇到行人犹豫时,面带微笑,左手紧握方向盘,右手四指并拢、拇指微张,根据乘客过马路方向,前臂弯曲45°做出‘请’的动作……”这是市公交集团公交车长标准化服务内容中对“礼让斑马线”的明确规定。斑马线前的“慢、观、让、停、行”已成为我市一道亮丽风景线。
12月23日,在嵩山路与洪河路交叉口,记者观察了十几分钟,每当有行人通过斑马线,车辆基本都会主动让行,尤其是公交车司机,遇到犹豫不决的路人,还会打出请市民先通行的手势。一辆由南向北通行的105路公交车驶近斑马线时,路西一位老人正缓慢穿行马路。见状,公交车司机停车,并打手势示意老人先行。老人腿脚不便,行走缓慢,但公交车司机一直耐心等待,直到老人安全通过,他才启动车辆继续行驶。
“我们双方眼神儿得对上,行人确认了公交车是在礼让他才敢走。”当日,在龙江路公交场站,一名公交车司机对记者说,有时他向路人打手势,示意路人先走,但路人迟疑不敢走。
“有的行人看见私家车不敢过斑马线,但是看见公交车就很大胆地过,这是对我们的一种信任。”“有时遇到行人站在斑马线上不走,我们会向路人打两次手势,或打开窗户告诉行人让他们先走。小孩儿会向我们敬礼,老人会向我们伸出大拇指点个赞或鞠躬,这些都是美好的瞬间。”“我们的付出得到了市民的认可,很开心。他们给我回礼时,我也会用手势向对方回礼。这是爱的传递、温暖的互动。”聊起“礼让斑马线”那些温暖的瞬间,公交车司机你一言、我一语地表达着内心的感受。
礼让行人也有烦恼
“礼让斑马线”让出的是文明,体现的是素质,温暖的是人心。不过,长期在路上行驶,公交车司机也有一些烦恼和建议。
“我在人民路市中心医院门口被拍过一次不礼让行人。当时路上车辆较多,我礼让了一拨儿行人,可是车刚起步,又有一拨儿行人试图通过路口,我赶紧停车。此时,行人看到远处驶来的车辆聚在公交车旁边,一时有些慌乱又停下来不走了。”一名公交司机说,见此情景,她只能在走走停停间礼让行人,但此时已被监控设备抓拍。“这种情况复议很难、很麻烦,我们只能被扣分、交罚款。”
一些行人只是站在斑马线上,并不是过马路。公交车司机看到这种情况,一般会给行人打手势提醒。如果行人不通过,车辆驶过斑马线,就会被监控抓拍为不礼让行人。对此情况,公交车司机给出了一些建议。“建议市民如果不过马路,请尽量不要站在斑马线上。可以站到人行道边上或者道边石上,避免车辆被误拍为不礼让行人。”
“公交车车体大,‘礼让斑马线’时,公交车一侧的私家车看不到前面情况,依然正常通行,很容易撞到正在通过的行人,造成事故。”这是公交车司机经常遇到的情况。对此,他们呼吁私家车在遇到公交车停车或减速时,尽量不要超车或者高速通过,安全行驶更重要。
对于不礼让行人的监控抓拍,公交车司机也给出了一些建议。“斑马线上有人时,司机有礼让的手势或动作,但行人依然没有过马路,能否根据这些要素不判违法。”“公交车运行有时间限制,司机不可能一直等在斑马线前。建议交警部门对于有异议的抓拍进行复审,审核人员可以往前多翻看一些视频,看司机有没有礼让的动作。”“去复议时,希望交管部门不要嫌麻烦,尽量翻到车主礼让行为的画面,让管理更人性化。”
“公交车司机往往礼让了一拨儿行人,第二拨儿没礼让到位,被处罚了,很委屈。”对于不礼让行人扣3分罚款200元的规定,公交车司机表示,对于他们来说,扣分罚款有点儿多。很多司机被扣1分就要重新学习。
此外,也有公交车司机希望交警部门对不礼让行人抓拍的标准能设置的更科学、更人性化。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丽霞 李江蔓
校对 刘亚杰
统筹 周鹤琦
审读 李玉冰